校园动态

当前位置: 首页 > 校园动态 > 正文

药生学院暑期“‘药’走武山,科技助农”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圆满结束

作者: 发布时间:2021年07月15日 16:03浏览次数:


为积极响应学校开展2021年大学生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的号召,药生学院在一系列策划和筹备后于7月1日—7月10日面向九江市湖口县武山镇,结合学院专业特色,组织开展了科技支农系列实践活动。


本次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由药生学院凌云博士带队,钟斌、黎蔚卿等12名同学组队,前往九江市湖口县武山镇开展社会实践活动,旨在帮助和引导更多青年学生了解认知当前的乡村状况、并在未来踊跃参与乡村振兴战略实施。


助力乡村,“药”走武山


7月1日,为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药生学院“三下乡”队伍组织观看人民网直播;7月2日,服务队队员们召开统筹安排会议,对下乡行程进行了统筹安排,明确了下乡后的任务,并为下乡后的居民生活质量调研编辑了调查问卷;7月3日,队员们在笃学楼204开展讨论,对下乡工作展开部署和安全准备,每位队员熟悉了活动安排与流程。



7月4日上午,药生学院举行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启动仪式暨出征仪式,三下乡活动正式开始。





经过近50分钟的车程,药生学院“三下乡”社会实践队伍顺利到达目的地——江西省湖口县武山镇。江西弘盛药业有限公司的领导带领队员们参观了当地的赣鄱中医药文化馆。馆内展示了中医药的发展历史以及多种中药标本,同学们认真学习了中医药知识,对中医药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科技助农,“药”展风采


为提高武山镇特色农业种植技术水平,切实促进农民增收途径,7月5日上午,药生学院贾明良博士对江西弘盛药业有限公司的技术骨干进行了科学技术培训,药生学院“三下乡”队伍参与了学习。



贾明良博士向大家详细介绍了植物组织培养的基本过程、组织培养实验室所需的相关配置及生产线操作工艺流程等。他认为,植物组织培养最重要的是在中药种植方面的应用,通过植物组织培养将珍稀药材扩大种植。




会后,队员们在技术人员的带领下对弘盛药业的质量检测场所及生产车间进行了参观学习。技术人员介绍了相关仪器设备的功能及使用方法,同学们也了解了许多中药知识,如不同产地的枳实有何特点、中药饮片的制作过程等。




7月5日下午,在弘盛药业中草药种植基地,同学们考察了莲花、栀子、芍药等中药材的生长情况,并学习了相关的中医药知识,不仅对于我国传统的中医药文化又有了更进一步的了解与认识,而且开拓了同学们的研究视野,增强了专业信心,更激发了同学们创新研究和科技服务的动力,也为今后药生学院师生提升科研能力、服务乡村振兴指明了新的发展方向。


7月6日上午,药生学院“三下乡”队伍前往湖口万亩中药材产业基地进行参观与体验。



烈日炎炎,湖口万亩中药材产业基地内的药农正在采摘枳实。基地负责人向队员们介绍了枳实的种植知识。队员们观看了枳实的采摘过程后跃跃欲试,在药农的指导下,队员们学习并体验了枳实的采摘。



在与药农的交谈过程中,队员们了解到,今年枳实歉收,产量下降了许多,不足去年的一半,采摘也比往年困难。三下乡成员运用自己的专业知识,向药农们分析了枳实歉收的原因,并将在之后对中药材的种植进行深入学习与研究。


通过此次参观学习,三下乡队员们不仅亲身体验到了药农们劳作的辛苦,同时运用了自己的专业知识科技助农。同学们表示,今后将努力提升自己的学习能力和科研能力,努力为祖国科研事业的建设贡献一份自己的力量。




7月6日下午,药生学院“三下乡”队伍在武山镇五里街社区从年龄、家庭人口、收入情况、脱贫攻坚后的经济状况等几方面开展了居民生活质量调研。


在调研过程中,队员与居民面对面交谈、心贴心交流,认真做好相关记录。“新一代的青年要坚持党的领导,永远听党话,跟党走。”一位77岁高龄的爷爷在与队员们的交谈中表示,在农村生活水平提高方面,国家政策的扶持有很大的帮助,自己也在党的帮助下生活水平不断提高。



  此次开展武山镇五里街社区居民生活质量调研,使同学们对于农村的生活质量和农村近几年的发展情况有了基本的了解与认识。村民们在调研中表示,自脱贫攻坚以来,生活从之前的捉襟见肘,到如今的生活富裕,农村生活质量得到了极大的提高,由此可见我国扶贫政策的意义之大。


7月7日上午,三下乡队员们根据7月6日走访调研的结果,购买了食用油、大米等生活必需品,前往几户困难家庭进行看望慰问。




7月7日下午,队员们走进湖口县武山镇刘珏村的田间,进行了田间调研。调研过程中,队员们发现,刘珏村的经济作物主要是棉花、芝麻等。队员们考察了水稻、棉花等农作物的生长情况,并认真记录所观察到的现象。


随后,队员们为老人家中的留守儿童进行学习辅导。队员和孩子们进行了亲切友好的交谈,热情分享了自己的学习和生活经历,鼓励孩子们通过努力学习来改变自己的命运,并解答了孩子们一些学习上的疑问;队员们还与空巢老人进行交谈,交谈过程中,老人倾诉了自己在种植养殖方面遇到的困难以及对自家留守儿童教育问题的一些看法。队员们耐心地聆听村民们的诉说,运用自己的专业知识为村民提供解决办法,并细心解答村民的问题,村民对队员们提出的看法与建议表示由衷的感谢。




  走访结束后,队员们帮助农工组装鸡舍,收集栀子。虽然肌肤和衣服被汗水和扬尘浸透,但队员们丝毫感受不到辛苦。工作结束后,农工们为了表示感谢,热情地邀请队员们品尝了自家种植的西瓜。


7月8日一早,晨曦微露,朝阳初上,药生学院“三下乡”服务队跟随农户前往农田中帮助农户除草,施肥。在农户的指导下,队员们从手足无措,到得心应手。队员们仔细地观察了芝麻的生长环境与生长状况,通过实际劳动体会了劳动的艰辛与实践的重要性。



  7月8日下午,药生学院“三下乡”队伍前往武山镇五里街社区居民委员会,与村干部讨论交流脱贫攻坚经验,队员们与村干部探讨了贫困户的数目及比例、贫困户的脱贫资助方法、关于全面脱贫攻坚阶段之后的规划、农村发展速度跟不上城市的原因等问题。队员们了解到国家政策方面以及乡村干部对于贫困户的关心与关爱,以及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对于切实提高人民生活质量的重要指示意义。



勿忘峥嵘,“药”心向党


7月5日晚,为引导和帮助广大青年学生上好与现实相结合的“大思政课”,深化党史学习教育,药生学院“三下乡”队伍在队长的带领下,学习了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的重要讲话。随后,队员们共同观看了红色电影——《古田军号》。





7月8日上午,三下乡队员们前往知青馆进行参观学习。一张张泛黄的老照片及生锈的农具,满是岁月斑驳的痕迹,全面生动地再现了当年“上山下乡”的场景,生动记载了老知青在湖口度过的光辉岁月。队员们透过知青馆,看到了当年“上山下乡”的艰难与快乐、求索与实践,也看到了那一个个知识青年的青葱岁月。



“唱支山歌给党听,我把党来比母亲……”为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队员们在参观过后在知青馆内合唱歌曲《唱支山歌给党听》,共同向党献礼,表达了对党的深厚情感,尽情抒发对党的无比热爱、无限忠诚和感恩之心。


凯旋而归,“药”向前行


7月9日,药生学院暑期“武山科技扶助农民中药材种植,助力乡村振兴”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圆满收官。7月10日,药生学院“三下乡”服务队开展实践活动小结。指导老师对此次“三下乡”活动的圆满完成予以肯定,同时队员们也对目前队伍中存在的不足展开了讨论。


在三下乡期间,药生学院三下乡队伍不仅与专业特色结合,开展了对武山镇中药种植户进行技术培训、对武山镇农村居民开展生活质量调研、参观指导弘盛药业中草药种植基地、走访武山镇贫困户家庭等活动,更将党史学习融入“三下乡”社会实践当中,学党史,悟初心,强信念。活动中,药生学子们走上田间地头,深入了解农村,服务地方农民,在基层实践中锻炼成长,在实践中学真知、悟真谛,增长本领,在实践中认识国情、了解社会,为今后服务人民、服务社会、服务国家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通讯员:刘小风  审稿人:邓海波

责编:李金玲

关闭窗口
联系我们

学校地址:江西省九江市前进东路551号   
Email:jjuxb@jju.edu.cn     邮政编码:332005   
招生电话:0792-8310030 8310031    

Copyright © 2020 九江学院版权所有  备案序号:赣ICP备10004574号  赣公网安备36040202000313

访问统计:您是第位访问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