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园动态

当前位置: 首页 > 校园动态 > 正文

承国家之非遗,传青阳之经典:旅游学院2021年“三下乡”在行动

作者: 发布时间:2021年07月15日 15:21浏览次数:


7月3日至7日,我校旅游与地理学院14位学生骨干组成“文韵乡兴服务队”,来到湖口县和付垅乡,开展以“永远跟党走·奋进新时代”为主题的“青阳腔文化调研三下乡”活动。通过采访湖口青阳腔研究专家刘春江教授,探访湖口县青阳腔传承人殷武焕,实地参观考察湖口县青阳腔陈列馆、湖口县青阳腔保护基地、湖口县青阳腔剧团及湖口县付垅乡付垅村的儿童之家,并与青阳腔研究人员进行座谈,同时到付垅村的儿童之家进行支教活动,履行当代大学生传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社会责任,在实践中强化社会责任,收获自身成长。




旅游与地理学院党委副书记吴彭年、指导老师曹铭、李海和同学们一起赶往湖口县和付垅乡活动现场。湖口青阳腔研究专家刘春江教授和他的助理曹泽宇博士、付垅乡夏胜乡长对同学们本次“三下乡”活动给予极大支持和帮助。7月3日上午,大家一起在湖口县青阳腔陈列馆举行了一个简短的开幕式。湖口青阳腔研究专家刘春江教授向队员们详细介绍了青阳腔的由来、发展和目前面临的现状。同学们对青阳腔的发展历史和传承情况有了初步的了解,更加深刻地认识到自己肩上的任务重大。大家表示,一定要为青阳腔的进一步宣传和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为我们的优秀传统文化继续发扬光大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展现九江学院学子风采。吴彭年希望队员们在实践中服务他人,锻炼自己,扎实完成暑期社会实践活动。同时提醒队员们时刻注意安全。


实地调研:参观青阳腔陈列馆,感受非遗魅力


7月3日上午,旅游与地理学院社会实践服务队来到湖口县开展2021年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




在刘春江老师的讲解下,青阳腔的历史文化与发展被完美地呈现在我们眼前,厚重的历史气息扑面而来中,同学们享受着青阳腔文化底蕴的熏陶。



刘春江告诉队员们,青阳腔因形成于安徽省九华山脚下的青阳县而得名,足迹遍及赣、鄂、湘、川、黔、鲁、闽等省,享有“南北时尚,徽池雅调”之美誉。1982年年底,时任湖口县文化馆馆长的刘春江到文桥乡检查工作时,意外发现了当地百姓表演的就是青阳腔,在此后的20多年中,刘春江陆续搜集到了青阳腔手抄剧目131个、曲牌448首、单折戏与杂出戏64个、音乐资料50余本、音像资料110多个小时、青阳腔业余剧照及各类资料1000余幅、青阳腔脸谱46个。然而青阳腔的发展依然不容乐观。目前青阳腔老艺人中仅剩90岁的殷武焕老人在世,青阳技艺已无正宗传人。



刘春江老师还盛情邀请老师和队员们到他的家中查看青阳腔资料。一进家门,一股浓浓的书香味便扑面而来。在他的卧室里,到处都是青阳腔的历史文化资料。自上世纪八十年代起,他便呕心沥血地整理青阳腔相关资料,帮助湖口青阳腔成功申遗,真可谓一生只做一件事,同学们纷纷为他的精神所打动。


刘春江还向同学们赠送了关于青阳腔的珍贵书籍资料他希望青年大学生了解青阳腔,学习青阳腔,传承青阳腔,把青阳腔宣传出去,让他走出江西,走向全国,走向世界,让这个文化瑰宝发扬光大,一代一代传承下去。这次湖口行可谓是满载而归,刘教授说“我很感谢你们,感谢你们对青阳腔的支持,中国要是多一些像你们这样的年轻人,青阳腔就有救了,你们有什么需要,我绝对支持,不管是青阳腔资料还是经费方面,我个人都愿意全力支持你们……”刘教授这一席话,让我们服务队的队员甚为感动。



本次活动使同学们收获颇深。活动让同学们对青阳腔的发展有了初步的了解,对为青阳腔的传承与发展做出贡献的老一辈文艺工作者更加的崇敬与敬仰。当代大学生要更加自觉地把弘扬中国精神、传承中华优秀文化作为我们重要的历史使命,这样才能让我国的文化宝库更加多姿多彩。


探访艺人:了解发展现状,感受永恒魅力


为进一步了解青阳腔这一珍稀剧种,7月4日,旅游与地理学院2021年暑期“三下乡”文韵乡兴服务队的全体队员来到湖口县付垅乡青阳腔文化保护基地,付垅乡人民政府乡长夏胜和付垅青阳腔剧团团长饶江钗热情接待了服务队一行。




今天活动主要是对国家级非遗项目传承人——殷武焕老先生进行了采访。殷武焕老人十二岁学艺,师从江西省赣剧团戏曲演员吴江龙先生学习青阳腔,多演生、旦角色。殷武焕天资聪颖,悟性极高,即便在抗战的艰难时期,也不忘学习戏曲,在此期间,因为师傅经常到外地演出,殷武焕跟着师叔磐康泉、吴厚德、骆硕仁等学习。殷武焕参与青阳腔演出60余年,是赣北地区年龄最大的青阳腔民间艺人。



但随着年轻人大量外出谋生,家中只剩老弱妇孺,日新月异的现代文化生活,也不断冲击和侵占了青阳腔的生存空间,诸多原因使青阳腔面临失传。应对此类情况,湖口县付垅乡政府在付垅小学成立了青阳腔学习班,由青阳腔艺人教授小学生学唱青阳腔,青阳腔又重新焕发出生机。



采访过程中,殷武焕老先生深情地表达了他对青阳腔多年的真挚感情与热爱之情。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这条路,任重而道远,需要每个人的参与,真心希望这些古老朴素的文化遗产,永远不会消失。


义务支教:关爱留守儿童,传递文化温情


7月5日上午,旅游与地理学院社会实践服务队14名志愿者来到了湖口县付垅乡留守儿童之家,向该乡的留守儿童讲授青阳腔相关知识和地理和音乐知识,让他们从小就对青阳腔艺术和自然科学产生浓厚的兴趣,从而热爱祖国光辉灿烂的历史文化,热爱祖国的大好河山。



第一项活动是教孩子们折气球小狗。活动开始,讲授人谢志文同学首先邀请了一位小朋友上台协助小老师给气球打气,然后将打好气的气球分发给其他的小朋友。老师举高气球,一步一步地细心教学,期间不定时的走到小朋友的面前,手把手地教授。折气球活动使枯燥的课堂变得生动有趣,课堂气氛一下子就活跃起来。此项活动既锻炼了自己的动手能力,又提高了孩子们的互帮互助意识。第一项活动在孩子们的欢声笑语中圆满结束。



第二项活动是讲授地理课。谢林伟同学结合自身专业知识对当地历史与地理位置进行了充分地调查,并以讲述故事的形式让小朋友们了解到自己家乡的历史知识;谢老师还准备了当地的地图,以课堂互动的形式让小朋友们了解家乡的地理位置,生动的讲解让小朋友们耳目一新。



第三项活动是教唱歌。午休过后,小朋友们开始了下午的课程。为了让小朋友得到发展全方面的发展,刘榕同学带领小朋友们唱歌。一首《外婆的澎湖湾》,成功带动了教室里的气氛。孩子们喜悦的心情溢于言表,第一天的支教活动圆满结束。





据了解,这些留守孩子中,有一半都是父母远离家乡外出打工由家里的老人看护着,活动不仅让留守儿童感受社会的温暖,同时也丰富了他们的精神文化世界。


传承非遗:激发学习兴趣,播洒文化种子


7月6日上午,旅游与地理学院文韵乡兴服务队的14名同学在湖口县付垅乡付垅村的儿童之家进行最后一天的支教活动。




到儿童之家开展支教活动是针对小学生们正常的学习状况开设的第二课堂,主要目的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丰富孩子们的暑假活动,促进他们德智体全面发展。我们志愿者在儿童之家里用青春和热血挥洒自己无限的爱心。





课堂上,队员们以非遗传承为主线,注重发挥孩子们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刘畅同学担任主讲老师,他重点向儿童之家的孩子们讲解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青阳腔的历史与发展。重点介绍了刘春江老师与青阳腔的老艺人为传承青阳腔作出的无私奉献和不懈努力,呼吁孩子们记住青阳腔,传承青阳腔,发展和光大青阳腔。明原西同学指导小朋友们绘制青阳腔文创产品。在愉快的唱歌环节结束后,开始了画表情包的绘画环节。小朋友们积极性很高,在志愿者们的帮助下,他们都拿到了铅笔和彩笔。一名志愿者首先在白板上画出青阳腔剧目里青年张飞的脸部线条,小朋友们紧接着动笔。这个环节不仅提高了小朋友们的绘画水平,还加深了志愿者们和小朋友之间的感情。活动最后,刘榕同学带领大家合唱《少年先锋队队歌》,现场气氛活跃,孩子们与服务队的队员们积极互动,教室的氛围达到了高潮,在歌声与孩子们的欢笑声中,支教活动圆满结束。




深入调研:开展入户调查,寻求保护之策


经典传承路漫漫,古韵悠悠续新声。湖口青阳腔作为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青阳腔现状并不十分乐观。为调查湖口县非遗青阳腔文化的保护和传承现状,7月7日,旅游与地理学院赴湖口县付垅乡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服务队深入付垅乡农民家中,以青阳腔的文化传承为主题,开展保护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社会调研实践活动。



活动中,服务队成员向村民发放调查问卷材料,了解当前乡镇居民的主要文化生活习惯与文娱方式,提高乡镇居民对青阳腔文化的认知程度与保护意识,为青阳腔的传承工作与未来发展做准备。



当日天下着小雨,队员们冒雨在街道上行走,一户一户走访调查,耐心解答居民的疑问,以真诚打动村民,展现学子风范。村民们也热情的接过问卷,认真的填写并回答了服务队成员所提出的问题。



青阳腔作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其传承和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本次旅游与地理学院学子将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与青阳腔戏曲传承有机结合起来,激发大学生对优秀传统文化的自豪感以及自觉传承经典的使命感,尽己所能为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发扬做出贡献。



据悉,青阳腔是起源于安徽省池州市青阳县的一种古老的戏曲声腔,曾被誉为京剧的“鼻祖”,在我国戏曲史上具有显赫地位。虽然青阳腔早在2006年就被列为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但由于其唱腔的独特以及当时人们对其重视度不够和保护不善等,青阳腔曾于上世纪七八十年代陷入濒临失传的窘境。该团队在走访调查中了解到,近几年来湖口县政府采取了一系列挽救青阳腔的措施,如与高校联姻开展青阳腔研究与教学、建立青阳腔博物馆、成立专业的青阳腔表演团队以及开展“送戏下乡”活动等,使青阳腔的知名度不断提高。在湖口县文化馆工作人员和表演艺人们的共同努力下,青阳腔还登上了2019年央视新年戏曲晚会的舞台。


结束语


5天的时间转眼就过去了,本次“三下乡”活动也即将结束,但本次活动却给同学们留下深刻的印象。志愿者谢志文说,用五天的时间,去做一生难忘的事,我觉得非常有意义。湖口县政府、青阳腔传承中心以及青阳腔艺人共同努力,对湖口青阳腔进行了一系列的抢救、发掘与保护工作,使青阳腔焕发了新的生机,但振兴发展还任重道远,需新的一代付出不懈的努力。作为当代大学生,了解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和宣传非遗文化更是青年一代的责任。希望通过全社会的共同努力,能促进非遗的活态传承,让厚重的经典文化重新焕发生命力。



志愿者刘婷说,本次活动很有意义,留守儿童的成长过程缺失了太多的爱,缺失了很多他们这个年龄段本该有的东西,希望社会上有更多的人去关注他们,关心他们的成长,也希望他们的爸爸妈妈多抽时间回来陪他们,让他们的成长不留遗憾。 

  通讯员:大鹏  审稿人:吴彭年

责编:李金玲





关闭窗口
联系我们

学校地址:江西省九江市前进东路551号   
Email:jjuxb@jju.edu.cn     邮政编码:332005   
招生电话:0792-8310030 8310031    

Copyright © 2020 九江学院版权所有  备案序号:赣ICP备10004574号  公安备案号:36040002000119

访问统计:您是第位访问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