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为期七天的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中,法学院“法润初心”志愿者服务队深入共青城金湖乡,通过多维度普法、精准帮扶留守儿童、创新红色教育等形式,为乡村法治建设、青少年成长及文化传承注入青春动能,书写了温情与担当并存的法治篇章。

情系留守稚童,法润乡村邻里
6月21日,“法润初心”志愿者服务队满怀热忱奔赴共青城金湖乡凤凰村与江流村,开启一场关爱留守儿童、播撒法治种子的温暖之旅。队员们精心准备了书包、文具等贴心礼物,走进留守儿童家庭。大家围坐在一起,亲切地与家长和孩子交流,耐心倾听孩子们生活中的点点滴滴,分享学习经验,鼓励他们勇敢追逐梦想,积极面对生活中的挑战。同时,队员们充分发挥专业优势,用生动有趣的语言,向孩子们宣讲《未成年人网络安全》《未成年人保护》等法律知识,教他们如何识别网络陷阱,学会运用法律武器保护自己的合法权益,为孩子们的成长撑起一片法治蓝天。


守护留守期盼,法宣助力乡村
6月22日,服务队来到金湖乡凤凰村,开展了一场别开生面的法律宣讲活动。考虑到老年群体在网络安全和防范诈骗方面相对薄弱,队员林舒畅、冯荣鑫以真实发生的案例为切入点,用通俗易懂的表达方式,详细讲解了常见的网络安全问题和诈骗手段,以及相应的防范要点。宣讲结束,服务队师生开启了法律咨询环节,村民们纷纷提出自己在日常生活中遇到的法律困惑,队员们耐心倾听,一一给予专业解答,为村民们排忧解难,让法治的温暖深入人心。


深入基层普法,情暖乡村角落
6月23日,服务队深入茶山街道、金湖乡等地开展丰富多彩的普法活动。在茶山街道温馨家园,队员们与街道工作人员携手,走进留守儿童家中,送上精心准备的礼物,并为孩子们科普网络安全知识。为了更好地关爱和帮助这些孩子,队员们还建立了“一对一帮扶”机制,确保每个孩子都能得到持续地关注和帮助。在金湖乡五合村,队员杨逸舟、黄莉为青少年带来了一场精彩的法律宣讲,重点围绕网络诈骗传授防范技巧,增强青少年的自我保护意识。


校园宣讲启智,入户普法传情
6月24日,服务队在茶山街道与金湖乡凤凰村开展法律宣讲与入户宣传活动。在茶山街道,服务队与温馨社区党群服务中心联动,为中小学生开展了一场生动有趣的普法活动。队员汤晨宇与黄莉以互动PPT为载体,结合真实案例深入浅出地讲解网络法律知识,还设置了“法律知识小竞赛”环节,点燃了学生们学习法律的热情,现场气氛十分活跃。活动后,队员们深入村民家中,发放网络安全宣传手册,用接地气的语言讲解网络安全要点,耐心回应村民们的日常法律困惑,让法治观念走进千家万户。


法护校园时光,情暖长廊学法
6月25日上午,服务队前往共青城第二小学、共青城中学开展未成年人普法活动。志愿者们先在学校周边发放普法宣传单,重点讲解未成年人在网络环境中的权利和义务,引导同学们树立正确的网络法治观念。下午,服务队来到金湖乡凤凰村特色法治长廊参观学习并相互交流,提升自身法治素养。参观学习后,队员们为来往的村民详细讲解长廊上的法条案例,深度普及相关法律知识。

探访红色圣地,传承共青精神
6月26日,服务队走进金湖乡共青精神体验园,开启了一场意义非凡的红色精神传承之旅。金湖乡党委书记潘波全程陪同讲解,志愿者们依次参观了共青创业史展览馆、青年广场、垦荒雕塑群等。通过一件件珍贵的文物、一幅幅生动的图片、一段段感人的故事,志愿者们深切体会到了艰苦创业的精神力量。潘波还结合乡村发展故事解读共青精神,让历史与现实交融,志愿者们深受鼓舞,纷纷表示将把垦荒的坚韧、创新的勇气融入志愿服务中,为实现乡村振兴贡献自己的力量。


问卷搭建桥梁,普法浸润心田
6月27日,服务队走进共青城市金湖乡和平村法治广场,服务队师生摆起了咨询桌,一同为村民提供一对一的法律咨询服务,耐心解答村民们的疑问,筑牢乡村网络法治防线。队员们围绕村民基本情况、网络安全认知等方面提前设计问卷,在活动现场以问卷调查为载体开展网络安全普法宣传,结合实际案例讲述防范要点,针对村民反映的问题借助情景模拟讲解防范技巧。


从守护留守儿童健康成长到筑牢老年群体法治防线,从校园法律知识宣讲到入户普及法治观念,从传承红色精神到问卷搭建法治桥梁,九江学院法学院“法润初心”志愿者服务队以实际行动践行法治使命,将法律知识与人文关怀播撒在乡村的每一个角落,为基层法治建设注入青春动能,书写着“三下乡”的温情法治篇章。未来,法学院将持续创新普法形式,让法治养分滋养乡村大地,为构建和谐社会注入持久法治动力。

法学院供稿
责编:向真 审核:陈永钊 汪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