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7日至19日,由中国分析测试协会主办、九江学院附属医院与九江医学会检验医学分会联合协办的“标记免疫分析专业委员会2025年学术峰会”在九江圆满举行。本次峰会以“促进精准诊断,维护健康生活”为主题,汇聚全国检验医学专家、学者及体外诊断行业代表150余人,共探标记免疫分析技术前沿,为行业高质量发展注入新动能。

聚焦学术前沿,九江学院展现实力
开幕式上,副校长雷志强教授向与会嘉宾重点推介了九江学院医学教育的历史积淀与创新成果。他指出,九江学院医学检验技术专业作为国家级一流本科建设点,始终以“服务健康中国”为己任,近年来在学科建设、人才培养及科研转化方面取得显著成效。此次峰会既是全国检验医学界的一次智慧碰撞,更是九江学院深化“医教研协同”的重要契机。

大会期间,九江学院附属医院检验科团队表现亮眼:输血科副主任廖伟芳博士当选中国分析测试协会标记免疫分析专业委员会常务委员;医院党委委员、副院长胡志坚在“临床检验”分论坛作《小分子夹心法在原醛症精准检验中的应用》专题报告,引发对罕见病诊断技术的热烈讨论。此外,检验科20余名技术骨干及50余名在校生全程参会,通过聆听学术报告,与专家深度交流,进一步拓宽了专业视野。
产学研协同创新,共绘精准医学蓝图
中国分析测试协会副理事长刘虎威教授在致辞中回顾了协会39年发展历程,强调分支机构在推动技术创新中的关键作用。大会主席、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颜光涛研究员在《标记免疫分析现状及趋势》报告中提出,需加速政策引导下的技术转化与产业链协同,助力全民健康覆盖。

峰会特设“临床检验”“科研课题”“新技术”三大平行会场,15位省内外学者分享了最新成果。其中,北京大学赵美萍教授提出的肿瘤基因标志物检测新策略、北京化工大学李红梅教授倡导的大分子标志物检验标准化体系,以及刘虎威教授展示的癌症标志物质谱检测技术,均获得广泛关注。
会议同期举办的“普门杯”首届标记免疫技术知识竞赛中,九江学院附属医院检验科何媛医师凭借扎实功底斩获“优秀奖”。
服务学术创新,九江学院育人成果获赞誉
为保障会议高效运行,九江学院医学检验专业师生组建百人志愿者团队,以“零延误、零疏漏”的服务标准赢得与会专家一致好评。检验科主任徐炜表示,志愿服务既是学生实践能力的“试金石”,更是学校“以服务促创新”育人理念的生动实践。通过沉浸式参与高端学术活动,学生们不仅深化了对标记免疫技术的理解,更坚定了投身检验医学事业的信念。
此次峰会的成功举办,标志着九江学院在标记免疫分析领域的学术影响力迈上新台阶,也为我国精准诊断技术的发展贡献了“浔阳智慧”。

九江学院附属医院供稿
责编:李金玲 审核:胡志坚 汪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