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园动态

当前位置: 首页 > 校园动态 > 正文

【审核评估学院巡礼】管理学院:守正创新、奋楫笃行、智领未来

作者:管理学院/图文 发布时间:2025年04月28日 09:20浏览次数:


编者按:为深入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进一步推进本科教育教学审核评估工作,展现各二级学院在本科人才培养和教育教学改革方面的举措、成效与特色,学校特组织开展“本科教育教学审核评估学院巡礼”活动。本期巡礼学院:管理学院。


九江学院管理学院的历史底蕴深厚,其溯源可至中国人民解放军企业干部管理学校的会计学科。历经解放军军需财经高等专科学校(九江财经高等专科学校)财务与会计系、九江学院会计学院等重要发展阶段,2020 年,学校整合相关学科资源,管理学院正式组建。管理学院现开设会计学、审计学、工商管理、市场营销、跨境电子商务及物流管理 6 个本科招生专业,目前在校生规模达到 3386 人,全院现有专任教师105人,具有博士学位的教师占比43.8%,高级职称教师占比42.9%,“双师双能型”教师占比70.5%,硕士生导师11人,省级教学团队1个。教师队伍中,入选财政部全国学术类会计领军(高端会计)人才3人,入选国家级重大人才计划工程(青年)项目1人,入选江西省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1人,江西省中青年学科带头人1人,江西省科技特派员6人,入选九江市“浔城英才”计划2人,九江市“双百双千”领军人才2人,九江市十大最美青年科技工作者1人。多年来,学院依托其丰富的学科底蕴与办学传统,围绕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不断探索教育教学改革新途径,形成了“守正创新、奋楫笃行、智领未来”的人才培养理念,为社会培养了大批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高素质应用型管理人才。


一、守正创新:党建引领与教育教学改革双轮驱动

(一)党建工作创新

学院党委坚定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根本指引,深入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和教育强国建设规划纲要,以党的政治建设为统领,扎实推进基层党组织“三化”建设,不断增强党组织的政治功能与组织功能。围绕人才培养的核心任务,学院以“管院党员之家”微信公众号建设和学生党支部“赓续红色血脉,激扬红色青春”品牌为重要抓手,积极发挥党建引领作用,取得了显著成效。学院党委成功入选首批“标杆基层党委”创建单位,学生第三、第四党支部分别入选首批“标杆党支部”创建单位,教师第四党支部则获批党支部书记“双带头人”工作室,并多次荣获“优秀微党课”“优秀主题党日”等校级荣誉。



与此同时,学院进一步完善理论学习的长效机制,严格落实“第一议题”制度,持续夯实理论武装基础,确保党的最新理论成果能够第一时间传递给教职工和青年学生。通过“管院党员之家”微信公众号开设的学习专栏,第一时间宣传、解读党的重要会议和文件精神,为党员提供了线上便捷、高效的学习渠道,不仅强化了党员的政治素养,也为学院在人才培养中更好地融入思想政治教育奠定了扎实基础。


(二)教育教学改革创新

学院始终坚持将政治理论学习与师德师风建设融为一体,以师德标准为首要原则,持续推进教职工的思想和道德素质提升。已有5名教师先后荣获“校师德师风标兵”“立德树人楷模”以及“教书育人楷模”等称号,为学院整体教育质量的提升发挥了积极示范作用。



在教学改革与人才培养方面,学院坚持把立德树人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基于多年实践探索,学院成功申报并获批“校文科类课程思政研究中心”,先后建设1门省级示范课程和7门校级示范课程,并推出12项校级优秀课程思政案例,在专业教育中融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确保学生始终得到正确价值观念的引导。



与此同时,学院不断创新管理机制,以激发教师的科研和教研热情。通过出台《管理学院科研及教研论文版面费报销暂行规定》,为教师参与高水平学术研究提供了有力保障;制定《九江学院管理学院青年教师培养计划》,以资深教师“传、帮、带”的方式帮助青年教师快速积累教学和教科研经验。2021至2024年间全院共立项省级教改课题11项,发表教改论文45篇。


二、奋楫笃行:构建育人新格局与提升管理效能

(一)全员育人工作

学院坚持以“全员育人”理念为引领,专门制定并出台《管理学院管理育人实施办法》,通过定期举办大学生成长座谈会等多种形式,不断深化教育管理、教学实践和校园文化建设各环节对“全员育人”理念的贯彻实施。


学院深化贴近学生工作机制,完善校院两级联系制度,明确干部联班、领导联生职责,采取走访、座谈及问卷调查等方式精准对接学生学业规划与职业发展需求。同时配齐建强思政与党务工作队伍,构建专兼结合工作机制,依托辅导员联班制度动态掌握学生思想学习状态,形成师生协同发展育人模式,持续提升人才培养质量。


(二)持续教学管理创新

学院紧扣高水平应用型管理人才培养需求,持续深化教学管理创新,取得了实质性成效。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学院积极探索并实施“理论(30%)+案例(40%)+实战(30%)”的三维教学模型,注重专业知识与应用实践的联动,从多个维度满足学生的差异化学习需求。


为确保教学质量与人才培养成效同步提升,学院通过问卷调查、教学督导、教学观摩等多种途径及时掌握课堂动态,并定期举办人才培养质量研判会,使得教学改革与管理优化形成闭环。


(三)全方位提升学生素质能力

学院通过完善管理机制与深化素质教育,显著提升育人成效:开展 “学风建设活动月” 激发学习热情与政治认同;建立学业预警与心理健康教育双体系,精准帮扶学业困难学生;实施第二课堂学分制,推进体劳美项目纳入学分体系;深化访企拓岗,与知名企业合作拓宽就业渠道,为学生多元化发展创造条件。


学生素质能力培养成效显著。五年来全院师生团队在全国、江西省创新创业计划训练项目中多次立项,在中国国际大学生创新大赛、“挑战杯”全国大学生系列科技学术竞赛、全国大学生电子商务“创新、创意及创业”挑战赛等各类学科竞赛中表现优异,共荣获国家级奖项149项、省级奖项202项、校级奖项113项。充分展示出学院在全方面育人与创新培养上的深厚实力。此外,学院每年组织学生参加暑期“三下乡”等社会实践活动,在获得多项荣誉的同时,学生们也切实锻炼了实践能力与社会责任感,为今后走向职场和社会奠定了坚实基础。



三、智领未来:科技赋能与特色专业建设

(一)“人工智能+管理” 人才培养探索

在当今大数据与人工智能重塑社会经济格局之际,学院秉持“人工智能+管理”人才培养理念,以智能会计教研室改革为突破口,打造出极具示范意义的创新型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


创新举措上,一方面构建特色育人体系。2018年成立智能会计教研室,重构会计学课程,构建《会计数据科学》等基础及特色课程,融合前沿技术与传统管理知识。2025年启动实践专项,为行政人员与教师开展4期AI应用培训,举办“人工智能管理应用”竞赛,形成师生互动、以赛促学格局。另一方面,校企合作与实验室建设协同发力。与威特科技等共建课程,聚焦技术应用;建成多个实验平台,夯实实践根基,全方位提升学生数智素养。


“人工智能+管理”的人才培养成果显著。学生在与大数据和人工智能相关的竞赛中共获得9项国家级和14项省级奖项;参与创新创业训练项目3项(其中1项为国家级、2项为省级);学生团队取得3项计算机软件著作权;有175名学生获得来也科技RPA实施工程师初级和中级证书。其中,会计学专业22级在校生徐同学通过部署财务与管理机器人,月兼职收入已超过3万元。


学院“人工智能+管理”的人才培养探索亦得到外部关注。会计学虚拟教研室获批为江西省首批省级虚拟教研室;2024年10月,管理学院与九江市会计学会联合主办“新时代智能会计与业财融合论坛”,在当地产生了较大反响。近年来,广东石油化工学院经济管理学院、河南财政金融学院工商管理学院、东莞理工学院经济与管理学院、西安欧亚学院会计学院等多所兄弟院校纷纷前来考察和交流,学习大数据与人工智能在管理类专业的创新应用。



(二)持续推进专业建设

专业建设是人才培养的核心任务,其关键在于打造高水平的师资队伍和完善的专业体系。学院坚持“引育并举”的师资建设策略,通过实施高层次人才引进计划、青年教师培养工程等措施,显著提升了师资队伍质量,形成了结构合理、素质优良的师资队伍,为高质量人才培养奠定了坚实基础。


在专业体系建设方面,学院创新性地构建了“审计学硕士+应用型本科”双轨制人才培养模式,实现了人才培养层次的立体化发展。会计学专业于2021年获批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市场营销专业获得校级优势专业建设点,形成了优势专业引领、特色专业支撑的专业发展格局。进一步以课程建设为抓手,现已建成国家级一流课程1门、省级一流课程9门、校级校企合作课程3门,累计出版教材13部,构建了层次分明、特色鲜明的课程资源体系。



此外管理学院注重实验实训基地的建设,进一步推进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的转型和专业建设。现已建立一个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现代会计实验教学中心”,并与江西天华等十余家会计审计事务所及聚思味食品等十余家工商企业共建校外实习实训基地,为管理学院各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提供实验实践教学资源支撑。


(三)育人成果与未来展望

近年来,管理学院学生就业质量不断提高,近5年来在高质量就业方面涌现出众多优秀毕业生。如2022届毕业生杨文希考取中南财经政法大学,2022届毕业生吴胜林考上湖北省选调生后遴选至湖北省政府办公厅,2024届毕业生李仙入职天健会计师事务所(深圳),2024届毕业生万艺紫考取英国诺丁汉大学。上述优秀毕业生亦起到了很好的人才培养示范作用。


今后,管理学院将继续秉承“守正创新、奋楫笃行、智领未来”的人才培养理念,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持续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大力推进学科专业建设,着力提升人才培养质量,致力于培养具有全球视野和领导力的数智化管理人才,努力打造“省内一流、国内有影响力”的管理学院,为社会输送更多高素质应用型管理人才,在新时代的教育征程中书写更加辉煌的篇章。


管理学院供稿

责编:向真 审核:黄冬久 汪浩

 

关闭窗口
联系我们

学校地址:江西省九江市前进东路551号   
Email:jjuxb@jju.edu.cn     邮政编码:332005   
招生电话:0792-8310030 8310031    

Copyright © 2020 九江学院版权所有  备案序号:赣ICP备10004574号  赣公网安备36040202000313

访问统计:您是第位访问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