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园动态

当前位置: 首页 > 校园动态 > 正文

南京师范大学王永祥教授、博导应邀到外国语学院讲学

作者:外国语学院 发布时间:2018年12月14日 16:25浏览次数:

  为推进学院科研工作建设,加大学科建设力度,南京师范大学王永祥教授、博导应邀于12月13日下午到外国语学院做了题为《从教师中心到学生中心,再到主体间性外语教学模式》的学术报告,外国语学院全体教师参加,报告会由副院长周志高主持。

 

 

  报告会上,王永祥教授首先从南京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创办国际国际英文期刊Chinese Semiotic  Studies的历程谈起,启示大家要进一步增强学术自信与勇气,敢于争先。王教授指出自夸美纽斯于17世纪30年代出版《大教学论》并提出班级授课制以来,教师中心教学模式统治教育领域数百年;19世纪,赫尔巴特继承了夸美纽斯的教育理念,“赫尔巴特主义”教育思想影响了几代教师的教育观念与实践。20世纪,杜威基于对赫尔巴特所代表的“传统教育”的批判与思考,提出儿童中心论,执着地探索“现代教育”; 同样,“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思想和教学模式的研究盛行是因为其众多理论的支撑:我国伟大的思想家和教育家孔子提出的“不愤不启,不悱不发”;西方古希腊的雅典和谐教育;发端于14–16世纪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的“人本主义”思潮;强调学习的个人意义的认知心理学中的建构主义(皮亚杰等人为代表)。自此,学生中心教学模式便盛极一时。这两种教学模式同样存在于外语教学领域。其实,教师中心教学模式与学生中心教学模式各有利弊;从教师中心走向学生中心,是从一个极端走向另一个极端。教师与学生是课堂场域同样重要的主体,唯有践行主体间性外语教学模式方能让外语教育返璞归真。主体间性教学模式,就是:由教师主导的、由多交互主体协同参与的、平等对话的、多元融合的和动态多变的课堂模式。第一,教师主导;第二,多交互主体协同参与;第三,平等对话;第四,多元融合;第五,动态多变。

 

 

  王教授介绍了其团队实践主体间性外语教学模式所取得的科研成果。王教授严谨朴素的学风感染了听众,几位教师围绕文化符号学、话语分析等向教授请教交流。学术讲座活动的开展使老师们受益匪浅,对于教学模式的探索和实践有了更加明晰的思路。

 

  王永祥教授,现任南京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副院长、教授、博士、博导;国际英文期刊Chinese Semiotic Studies主编,中文期刊《俄罗斯文艺》“符号学”栏目主持人;国际符号学学会执行委员会委员(IASS Executive Committee Member);中国语言与符号学研究会副秘书长;江苏省外国语言学会副秘书长;中国话语研究会常务理事。已在国内CSSCI、A&HCI、SSCI等收录期刊上发表学术论文50余篇,已出版专著4部、译著1部。曾获江苏省第十四届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一等奖。主要从事理论语言学、文化符号学、话语分析、巴赫金对话理论等领域的研究。

关闭窗口
联系我们

学校地址:江西省九江市前进东路551号   
Email:jjuxb@jju.edu.cn     邮政编码:332005   
招生电话:0792-8310030 8310031    

Copyright © 2020 九江学院版权所有  备案序号:赣ICP备10004574号  公安备案号:36040002000119

访问统计:您是第位访问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