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园动态

当前位置: 首页 > 校园动态 > 正文

孩子,你该有个好前程

作者:沈明明/文/摄 发布时间:2017年06月12日 21:38浏览次数:



  前两天,他微信我,老师,我大学毕业了,过几天就要离校回家,想再看看老师您。我回信说欢迎。

 

  三年前的那个新学年,他开始在我上课教室里旁听,半个学期后,我才知道他不是这个班里的。每次课间,他会主动拿着我的茶杯去续水,谦恭有礼,一来二去,我开始注意到他。他皮肤黝黑,身材明显瘦小,衣着明显陈旧,尚是中学时代的校服。交谈得知,他在本校本科读大二,是电商学院的,学的是市场营销。

  来听我课程的旁听生,每年都有,我也早已习惯。因为与其专业课程时间的冲突,所以,这些慕名蹭课的旁听生,有时来,有时不来,这是常态。可是他,打自第一次开始旁听,便从未间断过。我每个学期,都有几个课头,分别给政法、旅游、文传等学院学生讲授西方哲学、中国哲学以及马克思主义原理概论等课程。课程安排在相互距离很远的不同校区。让我意外的是,不管我在哪里上课,他都会在哪里出现。距离再远,他也会蹬着那辆二手单车提前赶到教室,风雨无阻,寒暑照旧。

  三年,他一直这样坚持着,直到今天的毕业。期间,我主动问他,你花费这么多的时间来听我的课,会不会耽误了自己专业课程的学习呢?他说,不会的,我会处理好的。我说,每学期我在重复同样内容,你没必要在同样课程上浪费时间的,他说,我爱听,每次都有新收获。我无语。上个学期,按照统一安排,本应出外实习的他,却坚持留在了九江一家学校实习,目的还是一个,能来听我的课。

  听说我从小是学二胡的,他居然在网上花了六百多元买来一把二胡(后来我才知道,六百元对他来说,几乎是半年的生活费),央求着跟我学习二胡。他对我说,我从小没上过任何兴趣班,只是眼巴巴看别的同学课外学这学那,很是羡慕。有老师您,总算能补上这一课了。老师您拉二胡,声音真好听。

  “拜师”那天,他专程来了我的办公室,手里拎着一个大西瓜,惶恐地说,老师您不要我们交学费,心里很是过意不去,这个西瓜给老师您消消暑,我一穷学生,实在不成敬意……看着满脸是汗衣着陈旧身材瘦小的他,我顿时心中涌起一股酸楚来。我收下了他的西瓜,走的时候,我执意让他带走些葡萄。这样,我心里便好受些。

  他的坚守能力很强,这不,学习二胡,三年来,不管学习任务多么繁重,却从未中断操 练。跟他同时一起学琴的几位同学,可能感到辛苦单调,便前前后后放弃了。

  旁听也好,学琴也好,我一直只觉得他只是我的一位“粉丝”,无非是比较钢铁的那类。



  昨天,他真的来到我的办公室,是来向我告别的,依然是那身陈旧不堪的中学校服,上面依稀可见“上高二中”字样。一番交谈,我才发现,我原本是不了解他的。表面看他只是个来自农村朴素而简单,好学而阳光的学生,而实,他内心承受的生活负荷和对生活的热望,远远超出了我之前的设想。

  他说,他来自宜春上高农村,自幼在爷爷奶奶身边长大。二十四年前,他出生才几个月,年仅十八岁的母亲因为与外婆斗气,服毒自杀。他对母亲没有留下任何记忆。这个世界,没有给他喊出一声“妈妈”的机会。出生后,他体弱多病,好在爷爷奶奶没有放弃他,稀饭代替母乳,喂养他生存下来。

  事情不止如此。七八岁时,父亲也抛下他,独自离家出走,至今音讯全无。这个破碎的家,留给他的童年少年记忆,该是何等的残酷和无情。爷爷奶奶日益老着,除了两位老人,广漠天下,他成了真的孤雁。十多年前,爷爷奶奶为了生计,搬出了村庄,带着他住进了承包的果园。二老一少,孤单着相依为命,日子过得十分艰难清贫。没有父母,没有同龄人相伴玩耍,果园那头,他常常孤单着席地而坐,仰望长空,唯有发呆,然后,任凭泪水模糊着双眼……

  天资加勤奋,他终于考取了大学。阴霾密布的天空,似乎露出了一丝曙光,然而,看着这个一贫如洗的“家”,看着已经老去且力不从心的爷爷奶奶,他心里纠结着,未知何去何从。

  是啊,我完全不知道他的大学生活是这样度过的,早知道的话,我一定会伸出援助之手的。

  每年开学报到,学费照例是千辛万苦借来的,等着国家贫困助学金的下放资助,勉强着填上这个窟窿。生活费呢,自然没有着落,他决定自食其力。几年下来,每天中晚两餐,他坚持在学生食堂打工,捡碗,拖地,抹桌子,得到的报酬是,免费的中晚餐,外加每个月一百八十元的劳动“报酬”。对很多人来说,一百八十元,可能还不够一顿普通的酒饭,可对他来说,意义非同小可,这是他一个月生活费的全部,他要靠着这笔钱生存下去……

  记得吧,那把二胡,那把价值六百多元的二胡,究竟是怎样节衣缩食积攒下来的,我无法想象。还有,送给我的那个刚刚上市价钱不菲的西瓜,他决然是不会舍得买来自己吃的……

  他说,他在网上买全了我写作的著作,只差一本,那本关于九江的,网上买不到。如此一说,我心里有些难受,便说,干嘛要花钱买呀,早知你要的话,来我这里拿便是了,不用花钱的。边说着,便找出那本关于九江的书,送给了他。扉页上,我想了想,给他留下了一句话,“坚强的意志,处处创造奇迹”,他咧着嘴,双手端着。

  告别前,他反复说,老师,我这次回去,不知道什么时候能来九江,能来看你了。说的时候,眼神明显含着不经意的失落和眷恋。他说他已经在家乡上高找到了一家企业,准备去哪里上班。他说正在准备参加教师资格证考试,他想做一名初中数学老师,他说他喜欢数学和哲学。说的时候,眼神充满憧憬。他说,老师,您能来我家乡看看吗,我爷爷自己能酿酒,爷爷的酒,度数很高,带点浑浊的黄色,味道很好的。说的时候,眼睛晶莹闪亮着,溢满着期盼……

  告别了,几次转头回望正在目送他的我,眼圈微微发红,我分明看见的。我看着他离去的消瘦背影,心里有着说不清的啥滋味……千言万语只化作一个默默祝福:孩子,你该苦尽甘来,会有个好前程的!

  哦,对了。他的名字叫做海华。

关闭窗口
联系我们

学校地址:江西省九江市前进东路551号   
Email:jjuxb@jju.edu.cn     邮政编码:332005   
招生电话:0792-8310030 8310031    

Copyright © 2020 九江学院版权所有  备案序号:赣ICP备10004574号  公安备案号:36040002000119

访问统计:您是第位访问者